巴氏吸管:微生物学领域的得力助手

2024-05-28 15:40

在微生物学、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生命科学领域,精确而高效的液体移取工具是实验成功的关键。其中,Pasteur Pipette(巴氏吸管)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功能,成为科学家们不可或缺的实验工具之一。


巴氏吸管的历史

巴氏吸管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,当时微生物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路易·巴斯德(Louis Pasteur)发现微生物是导致食物腐败和人体生病的重要原因。为了研究微生物,巴斯德需要一种能够准确移取微量液体的工具。于是,他创新性地使用了带尖端的玻璃管,经过烧软、拉长和截断等工艺处理,得到了尖端非常细的玻璃管,这就是巴氏吸管的雏形。经过后人的不断改进和优化,现代的巴氏吸管通常由塑料(如聚丙烯)制成,更经济、易于一次性使用


巴氏吸管的工作原理

巴氏吸管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负压原理。在使用时,首先用一只手握住移液管的上部,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挤压移液管上部的橡胶头,使移液管内部产生负压。然后,将移液管的尖端浸入待移取的液体中,松开挤压橡胶头的手指,液体便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入移液管内部。最后,将移液管移至目标容器上方,再次挤压橡胶头,使液体排出。


巴氏吸管的特点

精确度高:巴氏吸管的尖端设计非常精细,可以准确移取微量液体,满足实验对精度的要求。

操作简便:使用过程简单易懂,只需轻轻挤压橡胶头即可实现液体的移取和排放,降低了操作难度。

材质优良:通常采用高质量的玻璃或塑料材质制成,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用性。

安全性高:在使用过程中无需直接接触液体,避免了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液体飞溅和污染,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。


应用

巴氏吸管在微生物学、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。例如,在微生物培养实验中,可用于移取培养基、菌液等液体;在PCR实验中,可用于移取反应液和引物等;在细胞培养实验中,可用于移取培养基和细胞悬液等。此外,巴氏吸管还可用于其他需要精确移取液体的实验场景。


总之,巴氏吸管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得力助手,以其独特的设计、高精确度、简便操作和安全可靠等特点赢得了广大科学家的青睐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,相信巴氏吸管将在未来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。



联系方式
办公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石祥路525号B幢430
工厂地址: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沥海街道云海路1号4号楼3-4楼
浙江绍兴厂部电话:0575-85380102
杭州销售部电话:0571-87566925
大客户经理联系方式:15268836468
请留下您的宝贵意见
  • 姓名*

    *
  • 邮箱

  • 电话

  • 内容

    *
关注微信公众号
添加微信